将本站设为首页
收藏笔趣阁

笔趣阁

首页 书架
字:
背景色: 关灯 护眼
首页 > 抗日之大军阀张浩 > 第509章 破局

第509章 破局(1 / 2)

日军的“经济绞杀”计划很快显露出獠牙。

根据地周边的要道被日军层层封锁,铁丝网拉得密不透风,炮楼里的探照灯彻夜扫过荒野,运输队几次尝试突破都被打了回来,有两名战士还在交火中牺牲了。

“再这样下去,根据地的药品和煤油最多撑半个月。”后勤部长急得满嘴燎泡,把账本拍在张浩面前,“医院的磺胺早就见底了,伤员们都在硬扛;冬天快到了,没有煤油,百姓们连取暖都成问题。”

张浩手指敲着桌面,目光落在地图上封锁线最薄弱的一段——黑风口。那里是两山夹一沟的地形,日军只派了一个小队驻守,但地势险要,易守难攻。“让沈千尘带尖刀连,护送运输队从黑风口走。告诉他们,不惜一切代价把物资带回来。”

出发前夜,沈千尘把尖刀连的战士们叫到一起。月光下,战士们的脸被篝火映得通红,每个人都在枪托上缠了白布——这是夜袭的记号。

“弟兄们,这次任务关系到根据地所有人的命。”沈千尘举起酒碗,“喝了这碗壮行酒,活着回来,我请你们吃红烧肉!”

三十名战士齐声应和,仰头把酒灌进喉咙,酒液顺着下巴淌进衣襟,在篝火下泛着光。

凌晨三点,运输队趁着日军换岗的间隙摸向黑风口。

沈千尘带着五名战士摸到炮楼底下,用钢锯悄悄锯断铁丝网。

突然,探照灯的光柱扫了过来,一名战士反应快,猛地拽过身边的同伴滚进壕沟。

“谁在那儿?”炮楼里的日军喝问着,子弹“嗖嗖”地打在地上。

“打!”沈千尘低喝一声,甩出两颗手榴弹。爆炸声中,运输队的马车趁着混乱冲过封锁线。

就在这时,日军的机枪响了,一名赶车的老乡被子弹打中,从马车上栽了下来。

“爹!”老乡的儿子哭喊着想去拉,却被沈千尘死死按住:“走!别让你爹白死!”

战士们用身体挡住机枪火力,掩护马车前进。沈千尘的胳膊被流弹擦伤,血顺着袖子往下淌,他却像没感觉似的,举着枪冲在最前面。

当最后一辆马车消失在山坳里,沈千尘才带着剩下的战士后撤,身后的炮楼还在“砰砰”地响着枪声。

日军的“舆论抹黑”计划也在发酵。望海县的集市上,几个汉奸鬼鬼祟祟地散发传单,嘴里念叨着:“快看快看,张浩把粮食都运去当军饷了,准备自己当皇帝呢!”

起初,真有百姓信了。一个老大娘攥着传单,抹着眼泪找村干部:“同志,这是真的吗?张司令真要不管我们了?”

张浩得知后,立刻让宣传队带着粮库的账本和百姓的口粮票,在各村口搭起台子。“乡亲们,大家看看!”宣传队的小李举着账本,大声念道,“这是咱们这个月的粮食支出,军粮占三成,百姓口粮占七成,剩下的都存进粮仓备荒。谁要是不信,现在就可以去粮库查!”

台下的百姓们议论纷纷,一个刚领完口粮的汉子站起来:“俺信!俺今天刚从粮库领了三十斤小米,比上个月还多了五斤!”

“还有人说我们和土匪勾结?”小李又举起一张传单,冷笑一声,“黑风寨的土匪被我们灭了,他们抢的粮食都分给了受难的乡亲,这事你们都亲眼看见了吧?”

人群顿时炸开了锅。“狗日的小鬼子,净造谣!”“就是,张司令带咱们打鬼子、分田地,怎么可能当皇帝?”

张浩站在人群后面,看着百姓们义愤填膺的样子,对身边的李强说:“民心这东西,不是靠嘴说的,是靠实打实的事做出来的。”

当天下午,那些散布谣言的汉奸就被百姓们捆了送到指挥部。“张司令,您处置吧!”捆人的老汉气得手都在抖,“这些败类,就该枪毙!”

张浩没枪毙他们,而是让他们在各村口敲锣喊话,把自己编造的谣言挨个澄清。这招比枪毙更管用,汉奸们灰头土脸地喊了三天,再也没人信日军的鬼话了。

就在这时,国民党顽固派突然派来了一支“慰问团”,说是要“考察根据地的抗日成果”。为首的是个戴眼镜的文官,名叫钱立群,说话客客气气,眼神却一直在瞟部队的装备和粮仓。

“张司令真是年轻有为啊。”钱立群端着茶杯,皮笑肉不笑地说,“委员长说了,只要你们肯编入正规军,粮饷弹药都好说。”

张浩知道他是来试探的,放下茶杯,慢悠悠地说:“钱先生,我张某人抗日,不是为了升官发财。只要是打鬼子,粮饷我们自己想办法,就不劳委员长费心了。”

钱立群的脸色僵了一下,又说:“那……贵部最近扩张得挺快啊,平州、望海县都占了,就不怕别人说闲话?”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