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场的这些官,有一个算一个,还真是头一次遇见这种事。
纷纷面面相觑,一时竟没人搭茬。
把堂堂巡抚大人,给晾在那了!
不过陈牧面色不变,双眉仅仅一个斜挑,王猛便猛然反应了过来,率先拱手道:“那是自然,和该如此,萧千户大名如今山西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,能在平定成亲,实乃本地之福也”
众官也反应过来,纷纷开口应允,一时间把萧铎都夸上了天。
陈牧赶紧摆手,笑着诉苦道:“哪有那么神的人,萧千户也是个年轻人呐,他硬是跟着跑了上千里来此追妻,本抚只能做主在这给他们成亲了,也算是成人之美吧”
“此事说起来多少有损官体,可萧千户与国有大功,本抚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”
王猛领着众官纷纷赞誉陈牧的仁德,马屁一个接一个,直到把陈牧拍走了,这才聚到一块商量起了事。
王猛率先开口:“诸位,你们说巡抚大人,这是什么意思?”
有官员捋着胡子,疑惑道:“抚台来此,必有要事,只是为何又未明言呢?”
有官员道:“难道就为了萧千户成亲?”
此话一出,立刻招致一片嗤笑之声,连他自己都摇头不已。
众官纷纷沉思,突然有一年轻官儿道:“你们说,抚台大人说的,会不会是城外的流民?都是大明百姓,指的是对州里目前收拢流民之策不满?”
“对呀!”
王猛闻言瞬间反应过来,随即又纳闷道:“那为何又不明言呢?”
话刚说完,他就瞬间想到了理由,一拍大腿道:“嘶,抚台仁德呀”
众官闻言纷纷看了过来,王猛干咳一声解释道:“抚台之所以不明言,是也知道我等的难处,若其明言,便没有了回旋的余地,而其说起萧千户之事,恐怕也是提点我等,同样都是下属,他会给我们兜底啊”
众官一听此言有理呀,连连请教道:“王同知,那我等应该如何做?”
王猛沉思片刻,很快便拍板拿定了主意:“平定聚拢了整个山西超过半数的流民,抚台亲自来比,是代表重视之意,我等必然要有动作才是,那暂时将每日的粥铺多增加一半数量,对百姓说是抚台怜悯百姓才下的命令,其他可等知州大人回来再议”
哪位要说他们猜的对么?
还真对了。
陈牧就是这么个意思!
不过他之所以不明言,倒不是怕本地官府多少压力等等,而是做了个小试验。
在做知县时,他下的命令一直都十分明确,跟郭桓聊过多次之后,陈牧便想试试其口中的官场话术。
事后证明,效果很好。
他这个巡抚有时候话的确不需说的太明,说的太死。
有些话有些命令,一旦层层加码,到了具体地方,往往会变成两个模样。
譬如这次的流民问题,平定州因为未遭战乱又靠近太原府,吸引了大量的流民,可官府存粮有限,一旦陈牧以巡抚之姿强硬下了命令,一层层加码之下,官仓里的存粮,还真未必够用。
到时非出大麻烦不可。
绝大多数政令,都需要有弹性。
治大国若烹小鲜,陈牧也在时刻进步着。
...........
有钱能使鬼推磨,有权能使磨推鬼。
萧铎的大婚在苏青橙的财力加持和地方官员鼎力配合之下,虽然准备时间仅有一天,可纳彩问礼等一样不缺,办的极为隆重。
当然贺礼也收了不少,虽然抚台大人明言不得送礼,可哪个头铁的也不敢真空着手来。
有家眷在的,走夫人路线。
一个个以帮忙为名来见莫清歌,这个送了头饰,哪个撸个镯子,最绝的是王猛的年轻夫人,看起来没比莫清歌大几岁,硬生生装老成,从头上拔下根金叉插到了莫清歌头上:“姑娘啊,我成亲多年,夫妻和睦,子女俱全,可算是有福之人了,今天把这福气给你了”
结果就是莫姑娘一愣神的功夫,头上手上挂满了珠宝首饰...
没有家眷在的,有的就送亲笔字,有的送亲笔画,不管上面落款在没在,反正都是亲笔的。
甚至有一位还送了一柄纯银镶金短剑,言道宝剑赠英雄...
可谓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。
官儿们也不易啊。
成婚当天,在萧铎俩人的坚持下,陈牧夫妇推拖不得,只能以上司的身份坐了高堂位,受了一拜。
“礼成,送入洞房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