谭威听完,当即让人按崔枢的想法试验,将一张结实的大饭桌固定在战车车厢里,再把西蜀连弩放置在桌上。
果然连弩不用借助战车掉头,只需调整在桌面上的角度,就能轻松实现向前发射。
但试验也发现了问题,饭桌不够稳固,连弩发射时的后坐力会让桌子晃动,影响射击精度。
谭威立刻召来工匠张隆,让他对这个方案进行改进。
张隆仔细观察战车结构与连弩特性后,提出了完善方案,用厚重的实木打造专用的 “发射台”,代替普通饭桌,将其牢牢固定在车厢底部,在发射台表面安装旋转铁轴,连弩底座木板与铁轴连接,这样连弩不仅能稳定放置,还能 360 度旋转调整方向。
经过改进后,再次试验时,连弩发射稳定、转向灵活,既解决了向前发射的难题,又保留了战车的机动性。
改进后的新式战车性能大幅提升,西蜀连弩借助发射台的旋转铁轴,能灵活调整射击角度,无论是正面冲锋的敌军,还是从侧翼袭扰的骑兵,都能被精准锁定。
为提高作战效率,军士们还配备了绞轴等工具,只需两人配合转动绞轴,便能快速为连弩上弦,相较于之前手动上弦,速度提升了近一倍,确保连弩能持续输出火力。
更贴心的是,战车配备的战马也换成了矮小结实、耐响声的西南马,这种马虽不及草原马高大威猛,却性情沉稳,即便在战场上听到厮杀声与兵器碰撞声,也不易受惊,极大地增强了战车的稳定性。
谭威亲自观摩了新式战车的演练,看着连弩在旋转铁轴的带动下,灵活地射向各个方向,箭无虚发,心中大喜。
演练结束后,谭威当即宣布重奖崔枢与张隆:“崔枢巧思破局,张隆精益改良,二人之功不可没!赏崔枢白银五十两,升为什长,赏张隆白银百两,授予匠作副使衔!”
崔枢与张隆连忙跪地谢恩,脸上满是激动与感激。
随后谭威看着新式战车,沉吟片刻说道:“此物威力非凡,当有一霸气之名。就叫‘坦克’吧,寓意一路坦荡,克敌制胜!”
众将齐声叫好,“坦克” 之名也由此流传开来。
这就是如今出现在战场上的奇怪弩炮车的来历。
此时对面的可萨涵站在高台上,用望远镜观察着圭圣军的阵型,他细想之下觉的圭圣军正面弩手火力密集,硬冲必定损失惨重,遂决定避实击虚,派两千骑兵佯攻圭圣军左翼的艮军,那里地势相对平坦,更利于骑兵冲锋,且距离圭圣军正面弩手较远,火力覆盖较弱。
同时可萨涵还暗中备下三支各五百人的骑兵小队,隐藏在主力阵营两侧,伺机而动,若佯攻奏效,便趁机突破艮军防线,直插圭圣军腹地,若佯攻失败,便让三支骑兵从不同方向发起袭扰,打乱圭圣军的部署。
“传令下去,命那颜率领两千骑兵,进攻敌军左翼!”可萨涵放下明末普及的西洋望远镜,厉声下令。
那颜领命后,立刻翻身上马,抽出腰间弯刀,大喝一声:“儿郎们,随我冲!”
两千名可萨骑兵紧随其后,催马扬鞭,朝着圭圣军左翼疾驰而去,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,气势汹汹。
驻守左翼的徐悠早已做好防备,见可萨骑兵来袭,立刻派人向谭威与负责 “坦克” 部队的杨威传递信号。
杨威站在 “坦克” 阵前,目光紧盯着逐渐逼近的可萨骑兵,心中默数着距离。
当骑兵进入西蜀连弩的射程范围时,西蜀连弩射程超五百步,远超普通的特制弩,杨威看到徐悠传来的信号,当即厉声下令:“发射!”
早已严阵以待的 “坦克” 车组军士们立刻行动起来,负责调整角度的军士转动悬转轴,将连弩对准冲来的骑兵,负责发射的军士握紧扳机,眼神专注,旁边还有军士随时准备上弦。
随着杨威一声令下,军士们纷纷扣动扳机,“咻咻咻” 的声响此起彼伏,每架连弩瞬间射出九支长达一米五的开花长箭,箭簇锋利,箭杆粗壮,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凌厉的弧线,如暴雨般直扑敌军。
可萨骑兵们见状,脸色骤变,想要调转马头躲避,却为时已晚,长箭带着呼啸声已至眼前,连弩战车营的首战就此拉开帷幕。
随着五十辆 “坦克” 战车上的西蜀连弩同时怒吼,四百五十支一米五长的开花箭如密集的箭雨般倾泻而出,在空中交织成一道黑压压的箭墙,带着尖锐的呼啸声直扑可萨骑兵。
可萨骑兵们虽骁勇善战,却从未见过如此密集且威力惊人的箭阵,一时间慌了阵脚,根本无法灵活闪避。
“噗嗤,”“轰隆,” 箭簇刺入肉体的闷响与箭支炸开的声响此起彼伏。
那些开花箭中间帮着小型点燃的火药包,一旦射中目标,便会在炸开,锋利的箭瓣四散飞溅,不仅能重创中箭的骑兵,还能波及周围的人马。
一名可萨骑兵被箭簇射中肩胛,箭支炸开的瞬间,他惨叫一声,整个肩膀血肉模糊,从马背上摔落,还有的战马被射中腿部,吃痛之下疯狂蹦跳,将背上的骑兵甩翻在地,随后被后面冲来的战马踩踏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短短片刻,冲锋在前的可萨骑兵便倒下一片,地上散落着人马尸体与断裂的兵器,哀嚎声不绝于耳。
此次冲锋的两千可萨骑兵,瞬间损失了数百人,剩余的骑兵看着眼前惨烈的景象,早已没了先前的嚣张气焰,心中只剩下恐惧,纷纷调转马头,狼狈地遁走至远处观望,不敢再贸然冲锋。
连弩的惊人威力不仅重创了可萨军,更震慑了两军阵前的所有人,圭圣军士兵们看着敌军溃败的模样,士气瞬间高涨,纷纷挥舞着武器欢呼呐喊,而可萨军阵营中则一片死寂,不少士兵脸上露出惊恐之色,私下里窃窃私语,回忆起当年花谷关之战被圭圣军重创的惨败经历,心中的畏惧愈发浓烈。
可萨涵站在高台上,看着遁回来的残兵,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。
他紧握着拳头,却强压着怒火,他早已料到谭威的各种陌生武器定然威力不凡,却没想到会如此恐怖。
但多年的战场经验让他很快冷静下来,锐利地观察着圭圣军的动向,很快便发现了破绽,连弩发射后,军士们正忙着手动上弦,速度明显放缓。
可萨涵眼中闪过一丝希望,当即下令:“可萨弦,率第二队骑兵冲锋!他们的连弩上弦慢,这是咱们的机会!”
可萨弦领命后,立刻率领两千骑兵呼啸而出,朝着圭圣军左翼冲去。